编者按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开门见山,推窗见绿,生态宜居,气候宜人。近年来,黟县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一幅绘就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的田园画卷正徐徐展开。【我在黟县乡村等您】专题,将集中展现黟县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新时代风貌。
当走在乡间,我们渴望看到怎样的风景?
随着“乡创人”的脚步,在青山远黛、近水含烟的质朴背景下,带有美学气息的乡村悄然走进大众生活,乡村美学也正以独特的文化温度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
那么,当乡村邂逅美学,会擦出怎样的火花?一直以来,看似平静自然的乡建活动背后又蕴藏着何种借以美学价值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逻辑?
不妨将镜头聚焦黟县碧山村,沿着乡村肌理变化和文脉发展,细细捋来,方可一探究竟,洞见学问。
意象构建:山水田园步入诗境
碧山村历来以自然景观优美而吸引不少游人慕名而来,旧时便有石孟霁雪、霭峰夕照、石枧流虹、冰壶印月等八处盛景。
如今的碧山背宿山川,水系袅绕,面临开阔且错落有致的田园。这里山高田广、阡陌如绣、白墙黑瓦、鳞次栉比,在远处便能欣赏到村落炊烟袅袅的世外桃源景象。
碧山村于2013年被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2019年选入安徽省首批美丽乡村示范村名录。
历史上,碧山最有名的代言人非诗仙李白莫属。
《赠汪伦》中,“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家喻户晓。而碧山,就是诗中汪伦的故乡。
汪伦离开故乡去安徽宣城泾县上任,却一直不忘故里,他设巧计请李白来泾县桃花潭后结为挚友,又带他回到碧山。李白便写下了“问余何事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等三首关于碧山的诗。
碧山村也因其中一首《山中问答》而成为传统乡土社会理想的符号,成为诸多文艺创作的重要意象。
而后,无论游人抑或乡贤,好诗美文层出不穷。
南宋时期,定居碧山的汪氏后人,时任枢密院参知政事的汪勃辞官返乡,在村西南修建自宅培筠园,安享晚年,期间曾赋诗《碧山下看春耕》,表达了其在碧山春日里闲适豁达的心境,以及人与自然融洽的关系。
如今,培筠园内仍有松竹、石笋、山洞和水池遗存,以及当年诗人张九成看望汪勃时所留下的诗歌碑刻,成为学者研究早期造园的典型案例。
明代,碧山汪氏四处从仕、从商,宗族内出了不少名宦乡贤,带来经济文化思想上的发展,人们普遍崇祀孝义。1782年,在有漳河流经、地势较低的更南处修建云门塔。清代学者胡克家于云门塔落成后造访碧山,并写下《造碧山云门书屋塔记》,留存了大量历史信息。
建成后的云门塔为宗族带来了名望,也留下了无数的诗歌作品。如清代名士汪夑廷登塔后作“一塔凌霄起,晴云足下浮。遥天连碧野,远水抱村流……”又有清代程珏“嶙峋孤塔耸晴空,远望林峦夕照中。四面溪山疑罨画,万家烟火接东西……”
清代举人汪浚所作《碧山八景二十二首》更是将碧山的园林意趣描写的淋漓尽致。
街巷空间是人们举行活动的重要场所,如“人字街前声扰攘”,“街头嘻唤卖兰花”“箫管迎神路共谙”。
历代诗句充分展现了黟县盆地的自然风光和碧山的人造景观的互动,以及活动其间者真实的栖居状态。随着时光推移,诗人眼中的山水也多了些赏玩式的俗世风景、民俗活动和烟火气息。
在古代,碧山村由于人与自然的长期互动及宗族的繁荣发展,风景多被赋予了人文意义而被重新想象,诗文佳作为当地山水人文构建起诸多广为流传、令人神往的乡村意象,成为村落日后文旅发展的不竭宝藏。
产品生产:文艺时尚融入原乡
步入近代,一批知识分子就开展起了乡村建设试验。晏阳初推行“以文艺教育救愚”,梁漱溟推进“乡村都市化”,卢作孚倡导“以乡村城镇化带动、重视文化教育事业”……如今回望,物质遗产烟消云散,但留下来的精神遗产却从未被时间湮灭。
今日乡村建设中的美学实践,早已不同于百年前,有了更稳定的社会环境、更丰厚的物质基础和更充沛的文艺力量。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乡村仅凭“美丽颜值”当然不够,还需要涵养“精神内核”。而美学乡建,则为涵养“精神内核”提供了可能。
“妹妹找哥泪花流,不见哥哥心忧愁……”1979年,电影《小花》伴着这首《妹妹找哥泪花流》不知使多少观众流下了动情的泪水。电影《小花》以一种独特的视角反映了战争年代兄妹情、战友情。
电影《小花》的开头取景便是碧山村的云门古塔与开阔田野。
后来,随着影片在全国的放映,电影《小花》也香遍全国,各种荣誉也随之而来。在第三届大众电影百花奖评奖中,电影《小花》一举夺得最佳故事片奖,陈冲还获得最佳女演员奖,此外,刘晓庆、陈冲、唐国强还以其在影片中的出色表演获文化部“青年优秀创作奖”。
电影《小花》将碧山村第一次带入了现代文艺作品的视野。
文艺文化理念开始真正带进碧山,与当地的村民、古民居、古建筑和民俗活动进行了一场全新的交流与碰撞。
碧山工销社原址为建于1962年的碧山供销社,也是祠堂尚义堂的旧址。
碧山工销社是前店后坊的建筑结构,前店保留了老供销社柜台、橱窗的商品陈列方式,并邀请到了日本“长效设计”理念的店铺型活动体D&DEPARTMENT入驻,经过精心设计,展示和售卖日本品牌D&D及碧山当地特色的手工艺品。
从前店走进后坊,又是一片天地,180平米的内院中,可以坐在檐下听雨喝咖啡,在山水清音戏台观看演出,跟随手工匠人体验金工、木工、织染、陶艺等艺术创作。
夜晚的狗窝酒吧异常醒目,它曾经是村民的婚房,是包子铺,而如今这里变成了年轻人夜生活的聚集地。主打的两款精酿——“阳光小麦啤”和“落昏IPA”是老板亲创,号称“中国第一瓶乡村精酿”。衬着月色到此,伴随田野里的稻香,将碧山精酿一饮而尽,足以洗去一天的疲惫,多试几款又何妨。
有趣的店还有很多,比如存在于精神世界的异次元“一个店”,可能我不在店里,可能我们不会相见,如你有进店的打算,请扫码随喜的“一席地杂货铺”……更多的乡村文艺产品在这场思想“碰撞”中被生产出来。
乡村为文艺时尚提供了实验场,文艺时尚则为乡村增添了新鲜与活力。人在村中走,不仅恍若画中游,还如同置身城市前沿,生态、休闲、艺术与时尚在此共融。
流量创造:传统文化焕新社交
乡村美学实践,不仅需要学者、艺术家们扎根乡村、融入生活,村民主动参与建设、获得认同感,产业发展、乡风文明……或许也应该是打造“美学乡建示范村”的硬性标准。
非物质文化遗产多数源于乡村地区,代表着传统优秀文化。其“非物质”的概念包括民众的集体记忆、社会习俗、地方性知识、生活技艺、情感认同、审美趣味等,具有独特的人文风趣及重要的美学价值。
非遗具体体现为民俗节庆、文学艺术、传统手工技艺等文化形态,是构建乡村旅游中“乡村性”的重要文化资源。
借助“非遗”活化也能最大程度唤醒村民主体性,调动多方积极性,创造出跨地域与跨年龄的社交平台,将文化“流量”变成产业“留量”。
沿着迂回曲折的小巷,来到有数百年历史的碧山汪氏祠堂,斑驳的墙面保留着岁月的痕迹。
如今,这里成了非遗文化展示区,鱼灯、草木扎染、徽瓦彩绘、徽派原木画、徽州传统糕点等令人目不暇接。
这座祠堂现在的“主人”是汪伦第47代后人汪苗苗。2017年,作为“新归人”,她自筹资金将破败的祠堂盘下来,自行设计、修缮,开始创业。2019年,云贤研学基地正式对外营业。2022年,即使在疫情影响之下,这里依然开展了200多场研学活动。
“非遗项目和技艺必须活起来才有生命力。”为此,汪苗苗邀请附近非遗传承人和手工匠人作为研学授课教师,并设计了研学路线。
以消费驱动传承,以设计活化非遗,以产业赋能乡村,带动了困难手艺人就业,将更多有志之士聚拢在这一平台,研学产业盘活了碧山村及附近地区的非遗资源。汪苗苗说,“黟县县委县政府相关部门在人员、技术、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成为我们传承和弘扬传统手工艺的一大推动力。”
“5月初的时候暑假档就都排满了,从6月底开始到8月底,基本上每天都安排有多场研学活动。”汪苗苗说,暑期研学游火热,云贤研学基地迎来了一批批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家长与年轻人。
来自五湖四海的游人,始于碧山山水“颜值”,陷于文化“才华”,忠于淳朴“人情”。在这里,在以汪苗苗为代表的一众新老碧山村民的热情“吆喝”下,借助非遗体验过程,开启了结交四海宾朋的新模式,打开了徽州文化的古老大门。
但碧山村仅是一个乡村美学实践的缩影。
让美学激活乡村闲置资源,催生农村产业变迁,促进美学和乡村从邂逅到相依、相融,让乡村文脉得到创新性传承,一直是黟县乡村建设的不懈追求。
在黟县,这场乡村美学实践在纵向发展上大致正在经历着三个阶段:塑形、赋能和共生。此种实践也正在成为当地活化乡村历史文脉的“催化剂”,打通城乡要素资源的“连接桥”,促进乡村整体振兴的“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