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栏目首页 > 职场 >

天天观焦点:需建立风控制度

□刘锦涛

自2016年8月人民银行等七部委发布《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以来,绿色金融逐渐成为我国金融市场持续关注并不断推进的重点领域。我国目前已成为全球绿色信贷发展最快与潜力最大的市场之一。

与此同时,相关报道显示,绿色信贷资产质量整体良好,最近5年不良贷款率均保持在0.7%以下,低于其他各项贷款。但以未来数十万亿元的基数来计算,绿色不良贷款仍然会扩展到上千亿元规模,且绿色融资相比于一般行业,在资金融通、贷后监管、风险管理等方面存在特殊的要求,这就要求金融机构重视绿色信贷不良率的控制和风险防范,为绿色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绿色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资料图)

从绿色信贷不良率问题的角度可以看出,对金融业而言,绿色金融蓬勃发展背后所需要的风险控制能力,其重要性不亚于绿色金融创新能力,也是完善国家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和健全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过去数年中,绿色金融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发展,企业和金融业越来越意识到环境问题对经济和社会的重要影响,并且希望通过绿色投融资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一方面,从金融机构角度,绿色金融涉及投资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项目,这些项目可能面临特定的风险,如技术风险、政策风险、市场风险等,金融机构强化绿色金融风险控制有助于评估和管理这些风险,确保绿色金融项目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另一方面,从企业角度,在绿色金融风控机制的约束下,企业可以确保自身绿色金融资金的有效配置。在金融机构对绿色项目进行风险评估和监控的影响之下,企业可以更好地获得指引,推动资金流向真正的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领域,避免出现过度投资或浪费资源的情况,从而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此外,绿色金融市场的发展吸引了大量投资者参与,但并非所有所谓的绿色项目都是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的,强化绿色金融风险控制可以帮助投资者鉴别和筛选出真正符合绿色标准的项目,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也进而反向敦促企业重视绿色项目的经营。

为更好地推动绿色金融对实体经济绿色转型的支持作用,实现“双碳”目标的平稳有序健康推进,金融业应建立多项举措控制和防范绿色信贷风险。

首先,商业银行在“双碳”目标的指引下,可以考虑适当降低绿色信贷的风险权重,但需要及时跟进匹配绿色信贷风险因素的管理体系和预防机制。在“双碳”目标的长期布局中,商业银行有扩大绿色信贷投放规模的客观需求,也因此具有识别和计量企业环境与社会风险的义务,而高效的绿色信贷风险管理机制有助于增加绿色金融市场的透明度和信任度。通过建立规范和标准,监督和审查绿色项目的环境效益和财务可行性,能不断提升市场参与者对绿色金融的信心,促进市场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其次,金融业应当建立统一的绿色不良信贷案例库与数据库。收集和记录有关绿色信贷项目的信息,包括风险因素、违约情况、应对措施等,以便金融机构在进行绿色信贷决策时能够更好地评估和管理风险,重点分析绿色信贷发生违约的行业特征与损失分布,并鼓励金融机构之间进行数据共享和合作,促进案例库和数据库的更新和完善。

最后,应强化绿色融资的风险判别约束。若绿色信贷带动的减排效果或环境效益不达预期,也应将其纳入绿色信贷风险和违约的重点考虑因素,这有助于充分保障绿色信贷业务支持绿色发展的本质目标,建立绿色违约风险管理的特色路径。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研究员)

关键词:
最新动态
相关文章
天天观焦点:需建立风控制度
中银聚享债券B基金暂停大额申购
世界观热点:哈尔滨市多方合力护航中考...
足协杯丨重庆铜梁龙笑傲成渝德比 成功...
前沿资讯!40余家主流媒体记者齐聚中原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丨1+1>2 原本发展垫...